JLPGA美女BEAUTY精選第3彈來了!!!
目錄
JLPGA美女精選第3彈BEAUTY
石昱婷 IG@shi_yuting35

生日:1998年3月5日
出身:中國國籍,於日本福井縣出生。
身高:171cm
血型:O型
興趣:讀書、繪畫、卡拉OK。
7歲開始接觸高爾夫球。
2014年轉職業進入CLPGA。
2016年於CLPGA珠海橫琴挑戰賽獲得首冠。
並於同年參加JLPGA職業考試,在最後一關以一桿之差落選。
2019年JLPGA職業考試以並列第8合格。
2022年於JLPGA取得首勝。

石昱婷高挑的身材,可愛的形象,被稱作是中國運動界的SWEET HEART。
妹妹石昱莉是中國CLPGA選手,有時會擔任姐姐的桿娣。
她於2022年也參加了JLPGA入會測試,可惜在第二關止步,沒有通過。

石昱婷在進入JLPGA前幾年,成績不穩定,對於沒有成為種子及正規巡迴賽尚未奪冠很苦惱。
以下是她在2021年9月時的數據。
平均開球距離:224碼
上球道率:64.8%
PAR ON率:65.2%
平均每回合推桿數:29.7

身高171cm的她,印象上應該是開球可以很遠的類型,但實際數據並沒有特別突出。
同樣在170cm以上的選手,例如原英莉花、渡邊彩香等人,開球距離都在250碼上下。
因此她認為若開球距離能再增加的話,應該有利於桿數進步。
於是她透過另一位JLPGA球員勝みなみ介紹體能教練,開始進行肌力的鍛練。
另外再請專業教練指導修改揮桿姿勢,讓桿頭積蓄的能量更有效率傳到球上。
影片中可以看到石昱婷奮力進行訓練,汗流浹背的模樣。
比對揮桿動作前後差異,上桿頂點比過去更OVER一些,同時左腳跟稍微離地(原本打法的左腳跟是不離地的),下桿時再用力踩踏下去。
從此開球距離從平均220碼一舉躍昇到240碼,成功完成改造。

註1:勝みなみ身高157cm,平均開球距離254碼。
註2:職業選手修改姿勢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經過專業人員評估指導的,一般球友請勿模仿。
石昱婷經過改造後迎來2022賽季,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目前為止她在MERCEDES年度排名第38,獎金年度排名第27。
兩項指標性排名都在前50以內,成為來年賽季種子球員的機會非常高。
今年度打進前10名的場次比去年度多出1倍。
而且在今年度終於獲得生涯首勝。

成功不是偶然,經過失敗的淬鍊,更能夠破釜沉舟,專心致志。
安田祐香 IG@oo_______yuka

生日:2000年12月24日
出身:日本兵庫縣神戶市
身高:163cm
血型:O型
興趣:卡拉OK
景仰的選手:松山英樹
7歲開始接觸高爾夫。
2017年獲日本女子業餘冠軍。
2019年奧古斯都國際女子業餘賽第三名。
2019年LPGA Evian依雲錦標賽並列第37名,業餘選手第1。
2019年首次參加JLPGA入會測試即以第四名通過。

平均開球距離:229碼
上球道率:68.9%
PAR ON率:64.2%
平均每回合推桿數:29.1
安田佑香是屬於穩定型的選手,各項數據都能保持一定水準。

安田佑香的身材雖較為纖細,但揮桿穩定性極佳。
她自小就學習一套簡單有效又可以檢視揮桿動作的方法。
這是坂田信弘推廣的陀螺儀揮桿法,輕鬆不費力,適合初學者、女性、年長者。

安田佑香在影片中說明陀螺儀練習法如何實施:
「 這是我從小時候開始,直到現在都還繼續使用的練習方法之一。
先將球置於適當高度的球梯上。
站在擊球位置上,雙腳不必打開,腳掌自然微開。
上身前傾與正常打球時一樣,大約上桿到3/4輕鬆揮就可以了。
然後關注球飛出去的彈道與球質,不必太介意距離。」

「由於站姿狹窄,必須軸心穩定旋轉,而且重心平衡才能擊的中球。
軸心穩定的前提,就是揮桿過程中核心肌群與腿部要能維持住。
如果出現右曲或右飛球的話,表示身體太早打開,桿面開掉了。
如果出現大左曲或左飛球的話,表示是用手而非身體在主導打球。
如果可以擊出直球或是帶一點點小左曲球路的話,就表示OK沒問題。
其目的是將下半身的動作降到最低,著重在上半身旋轉練習。
我在狀況不好的時候,都用這個方法來檢視自己的揮桿。」
安田佑香的姊姊安田美佑,擔任妹妹的桿娣,同時也是業餘高爾夫選手。
兩人默契十足,美人姊妹在場上總是攝影師的焦點。

臼井麗香IG@usuireika54

生日:1998年12月7日
出身:日本枥木縣
身高:158cm
血型:O型
景仰的選手:李寶美(LEE BOMI)
9歲開始接觸高爾夫。
2010年全日本小學生高爾夫巡迴賽關東大賽冠軍。
2012年關東中學校高爾夫夏季大會冠軍。
2017年第一次參加JLPGA入會測試,已打進最後一關,但最終沒有通過。
2018年第二次參加JLPGA入會測試,以並列第五的成績順利合格。

平均開球距離:227碼
上球道率:62.25%
PAR ON 率:58.3%
平均每回合推桿數:29.6
臼井麗香原本自3歲起,祖母就送她去學芭蕾跟聲樂,目標是進入寶塚歌劇團,走演藝路線。
但為何於9歲時突然180度大轉變,打起高爾夫球了呢?
在一次受訪時,她是這麼說的:

「 當時我很沉迷哈姆太郎(一種寵物鼠),吵著非得養一隻在家裡不可。
於是祖父說:只要妳打高爾夫,我就買給妳。
我說:好啊,打就打呀!誰怕誰啊!
當初約定只要每天打100球,就可以買。
沒想到竟慘遭斯巴達式的嚴格操練。
從學校剛下課,爺爺的車就已經在校門口等著了。
上車後直奔球場,在練習果嶺上反覆練習推桿跟短切,直到天黑。
接著再到練習場打200顆球。
打完回到家,吃過飯,學校功課做完之後,得推進了100顆球才能睡。
爺爺最終按照約定買了一隻倉鼠給我。
那時我心想:這真是太不划算了呀!!!」

「 但從此之後,討厭輸的個性讓我的求勝欲燃燒了起來。
高爾夫都練成這樣了,絕對要當上職業選手。
如果當不成職業選手,以後就完全不碰球桿,連一球也不打!!
一不作二不休,當時我就是這樣想的。」

「 雖然已經決定要當職業選手了,卻也曾想放棄過。
當每次練球練到很無力的時候,心裡常常OS:
這樣的日子到底還要持續多久啊?
好累喔,明天起不想再打了!!
邊這樣想還是得日復一日的練習,不知不覺就走到今天了。哈哈
因為爺爺很嚴格,當時並不覺得打高爾夫是快樂的事。
即使參加比賽拿到好成績,也被視為理所當然,從沒被稱讚過。
記得有次比賽成績不錯,在回家的車上還是被爺爺唸得半死,索性乾脆裝睡….XD。」

「 我高中一畢業就參加了JLPGA的入會考試,那時還不是很有自信,想說一定不會過的。
雖然是這麼想,也要盡最大努力去做不是嗎?
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多的練習;早上5點半起來慢跑,練習場練4個小時,
然後再在練習果嶺練推桿跟短桿4小時,最後再回到練習場複習,一天約14個小時。
那一次考試前兩關都通過,闖進了最終關卡,結果還是沒有通過。」

「 已經知道沒通過了,但是卻沒有很失落,反而馬上想著明天開始要怎麼練會更好。
經過一年的努力,第二次參加測試總算順利過關。
剛通過測試成為職業選手的那一刻,我心裡決定28歲就要退休了。
在退休前要達成甚麼目標,都已經規劃好寫在筆記本裡;
例如幾歲要進入排名前10,幾歲要拿到獎金女王,幾歲要賺多少錢之類的。
實際上能不能按照規劃實現呢?
現在正一步步向前邁進並樂在其中!!!」

「 正因如此,28歲以前,我幾乎把時間都排給了高爾夫,所以極少有休閒活動。
除了睡眠時數要夠,參賽以外的空檔就很想把已經安排好的訓練按時完成。
這樣才有機會實現我的規劃啊~
所以現階段交男朋友之類的事,應該要盡量避免吧!!哈哈
理想是在30歲結婚,2年找男朋友的話應該夠了?!
要是能遇到長得像玉木宏,又能全力支持我的男生,那就太完美了。
現階段的唯一目標就是拿下首勝,繼續加油囉!!!」

臼井麗香街拍側寫,以及短桿教學影片。

植手桃子IG@mmk_9910

生日:1997年9月10日
出身:日本兵庫縣
身高:156cm
血型:O型
6歲開始接觸高爾夫。
2021年JLPGA入會測試通過。
平均開球距離:229碼
上球道率:58.925%
PAR ON 率:55.3%
平均每回合推桿數:30.05

JLPGA入會測試合格率約3.3%,而且一年只舉行一次。
這樣的窄門,植手桃子挑戰了五次終於合格通過。

在某次採訪中她說:
「 我第一次參加入會測試是高中剛畢業,沒有好好練習的情況下,於第一關就被刷掉,只能說當時太天真了。
雖然首次挑戰失敗,但是我心裡始終覺得一定能通過。
後來經過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到了第四次。
我的練習量著實增加了,好球的手感也越來越能掌握。
但是結果仍不盡理想,還是過不了測試。
難道我的極限就在這裡,沒辦法進入職業高爾夫的世界了嗎?
那是很低落,嚴重懷疑自己的一段時光。」
「 後來我冷靜地思考與回想,究竟為甚麼總是考不過?
發現有兩大問題:
首先是我在考試時的情緒緊張,會導致揮桿產生微小的變化。
身體不自覺反射性地做出平常不會有的小動作。
發生了失誤,也不知道要怎麼回復心情繼續處理下一桿。
原來是我的心理層面還有待加強。
第五次的測試正好遇到新冠疫情,延後了一年。
利用這段時間讀了許多關於心理建設以及壓力處理的書。
一直以來十分支持我的北六甲高爾夫俱樂部社長也推薦了不少書目。
在書中學習到了情緒的自我管理,以及建立起面對競爭壓力的正確思考模式。」

「 第二個問題是短桿及推桿太弱。
原本在學生時代中距離鐵桿是我的強項,PAR ON率也算不錯。
所以小看了果嶺附近的短桿及推桿,並沒有特別在意。
但是到了重要關頭,鐵桿要是有一點點失誤,很容易就出現Bougy或是Double Bougy。
這時我才領悟到,短桿跟推桿的實力,必須提升到鐵桿狀況不好的時候至少能夠撿PAR的程度。
於是我增加了短桿與推桿的比例,埋頭苦練之後,果然信心與桿數有明顯的好轉。
健全心理層面以及短桿推桿的加強練習,可以說是我能合格的兩大要因。
目前我的第一目標是要在次巡賽中取得首勝。」

植手桃子示範開球木桿打法的練習教學影片,穩定的姿勢可以作為球友參考。

金田久美子IG@kinkumiringo93

生日:1989年8月14日
出身: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
身高:166cm
血型:A型
3歲開始接觸高爾夫。
8歲時以最年少參賽者獲得世界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10歲組以下冠軍。
(老虎伍茲當年也是在8歲時以最年少參賽者得過這個項目的冠軍)
12歲零九個月通過了JLPGA某一場賽事的業餘預選名額資格,創下當時最年少紀錄。
國中三年級即獲得過JLPGA某場正規賽並列第3名。
2006年及2007年時以業餘身分參加JLPGA正規賽事都有過打進過前5名的佳績。
2008年JLPGA入會測試差一桿沒通過,而當年底的QT測試則挑戰成功,取得參賽資格。
2011年獲得JLPGA首勝。
2012年JLPGA入會測試通過。
2022年時隔11年獲得第二勝,創下JLPGA兩勝之間相隔最久的紀錄。

金田久美子在業餘時代曾被譽為高爾夫天才少女。
深獲各界的期盼,然而轉職業之後,成績起起伏伏,關注度越來越少。
也淡出了種子球員的行列之外,竟然時隔11年又189天才獲得生涯第二勝。
在最近的這場賽事勝利確定的當下,她立刻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賽後的一次訪問她說出了這段時間的艱辛歷程:
「 最慘最慘的時候大概是5、6年前。
開球只能打出140碼而且是大左曲那種球路。
鐵桿也不行,就算再大的果嶺都沒辦法一桿ON上去;
推桿更糟,即使球離洞50公分也推不進……
打球打成這樣,真的很丟臉,我當時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有繼續打下去。
以至於比賽時一到了球場,眼淚就掉下來,還會想嘔吐,甚至連蕁麻疹都長出來了。
那一陣子是因為腰痛,左腳又受傷,所以幾乎沒辦法全揮桿。
只能用半揮桿來應付比賽。
所幸一直支持我的粉絲,還有周圍的親朋好友不斷給我鼓勵,才能度過難關。」

「 我過去以來都有些許焦慮症的狀況,即使當時世界青少年高爾夫賽事我已經拿了五座冠軍,
但我還是很擔心下一次的預賽會不會就打不進去了?
明明就辦的到的事情,總是想太多,自己陷入不必要的不安與焦慮之中。
大家看起來我好像外表亮麗,自信滿滿的樣子。
但我自己總一直覺得哪裡還不夠好。
時間一久,就變成無時無刻都在懷疑自己,反倒成為無法進步的原因。」

「 雖然最近的手感有比較回來,狀況不錯。
但在這次比賽能奪冠,也並不是手到擒來這麼簡單。
我以領先姿態進入到最後一天,同組的是本季已經拿兩勝的川崎春花。
她在後面苦苦追趕,一度只剩下一桿的差距。
要是以前的我,可能會太在意別人,然後就越打越差。
後來我試著改變心態,不管今天會贏還是輸,我都要一心專注在執行自己規畫好的賽前設定戰略。
唯有這麼做,才有贏的可能,別人打得怎麼樣,完全不要去想。
最後勝負決定是第17洞PAR4的第二桿,我一桿越過水池上果嶺,離球洞不到1米,收下BIRDIE。
拉開與川崎的差距到兩桿,自此勝負已然底定。
經過這次的考驗,我終於證明了我還是有奪冠的實力,也很慶幸當時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放棄,
雖然第二次的勝利隔了4000多個日子,但我相信第三次的勝利很快就會到來。」

結語
運動選手挑戰極限,突破自我的決心與毅力令人動容。
高爾夫更是注重紀律與禮儀,選手的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走來孤獨,但堅持下去就有可能是收穫最豐富的路。
祝大家打球愉快喔!!!
AOA BUNKER HOLE IN ONE JLPGA Jon Rahm PRESHOT ROUTINE Rory Mcllroy Scottie Scheffler SMASHFACTOR 一桿進洞 中古球 俞俊安 吳佳晏 姚宣榆 張緯綸 擊球效率 擺盪球 曾彩晴 李玠柏 林子涵 桿娣 沙坑 沙耙 洪健堯 滷蛋球 潘政琮 盧昕妤 禮儀 程思嘉 第1次下場 練習場 美國名人賽 西村優菜 試打會 詹世昌 起桿平衡管 進攻果嶺 錢珮芸 鐘擺原理 雷射測距儀 飛行距離 高爾夫 高爾夫攻略 高爾夫球 麥克羅伊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會再次觀看,先加入書籤✰收藏網頁~
或以掃描QR CODE 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