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在球類ball運動是唯一具有距離,方向,軌跡,三重操控目的,
唯二不是與對手共用球的(另一個是保齡球)。
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球路及球質的球很重要,選對了球,可能成績會更好喔。
你下場都用甚麼球呢?
在球具店面對琳琅滿目的包裝,真不知如何下手呢!!
小編建議,開球時放在TEE上會讓你增加信心的就是最好的。
關於球ball的構造
從基本款三層球的構造來看,球由核心,中間層,外殼所構成。

桿頭擊中球給予能量,球會變形後再彈出去,此時反作用力也會從桿身傳回打者。
核心多是橡膠材質,中間層或外殼多是TU或TPU。
從功能來看,可以分為遠距型,SPIN型,或兼具型。
遠距型核心較軟,中間層與外殼較硬。
SPIN型核心較硬,中間層與外殼較軟。
兼具型則是兩者中和的產物。
各層布局與擊球的表現有什麼關係
核心橡膠材質彈性大小與桿頭速度決定了距離與打感。
球與桿面接觸的路徑,決定了球的旋轉方向。
球與桿面的摩擦力與桿頭速度,決定了球的轉速。
球殼上的球窩關係到風阻,其表面材質則關係到落地瞬間與果嶺草皮的咬合力。
以自己的球風、球路、球質選球
回想看看,下場時自己比較重視哪個環節呢?
如果開球穩定,但距離不夠,建議用遠距型,穩扎穩打。
如果開球與鐵桿距離都很遠,但是一場中有兩次以上大SLICE出現,偏離球道很遠,甚至OB,
建議也選擇遠距型,關鍵是要打法改的放輕鬆些,因為光這樣就能打得夠遠。
不用蠻力的話,球路較受控制,就不容易出現會重傷的OB。
如果想挑戰美技,夢寐上果嶺過洞還能倒車,
或者是喜歡打FADE或DRAW那類技術球的球友。
那就一定要用SPIN型的球才容易打得出來。
但是如果控球不穩的話,用SPIN型的球可能會是個噩夢的開始。
以品質、使用次數、價格選球
可分三種:練習球,滷蛋球跟全新球。
練習球通常是一層球,或許被打過不下數百次,表層可能已磨光,內部結構也鬆散,不適合拿下場打。
滷蛋球是比較經濟的選擇,被至少打過一次的球,也許曾泡水或拋過光。
但品牌混雜,打感不固定,店家也不可能保證球一定是圓的。
因此當球友打到一定水準後,建議下場時還是買新球比較適合。
新球的價格以打不見之後若找不到也不會太難過為標準就OK了,
球打出界外罰桿已經很火了,還找不到”貴重”的球會更火,感覺像是遭受到雙重打擊!!!
因為球是消耗品,若心裡不能乾脆地斷捨離,就表示這款球並不適合喔。
遠距型DISTANCE





SPIN型


兼具綜合型



結語
球是場上從頭到尾都要用到的東西,選擇適合自己的,更勝於選擇最貴的,
別人建議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希望本篇對大家選球有所幫助喔。
這篇文章或許會再次觀看,先加入書籤✰收藏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