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進攻(attack)果嶺的目標不能只有旗桿;學會這3招,明白如何因地制宜,逢凶化吉。

算過自己進攻attack果嶺時成功ON上過幾次嗎?

攻果嶺時選擇的球桿還有預估落點,都是怎麼判斷的呢?

如果上述問題都未曾思考過,建議此篇必看!

可以幫助球友降低爆桿風險,減少桿數喔。

攻果嶺有避險策略嗎?

一流球員在狀況好的時候,長鐵桿打出的精準度幾乎可以與短切桿相提並論。

但一般球友要是拿長鐵就往旗桿打,風險很高,很容易招致更難以收拾的局面。

那麼一般球友要怎麼有效率低風險來攻果嶺呢?

區分直攻果嶺的球桿與送到果嶺邊的球桿

給各位球友參考的概念是,5鐵以上的長桿不要直攻果嶺。

一般來說6鐵開始,5鐵、4鐵、3鐵;到7木、5木、3木都算是長桿。

長鐵或木桿雖然總距離遠,但其中有一部分是更多的滾動距離。

長鐵要在果嶺上停球是很困難的

是的,長鐵以上的球桿別忘了要加上滾動的距離。

用長鐵以上的球桿想在果嶺上停球,得有相當實力才能辦到。

因此,推薦給一般球友的方法是,6鐵以下的中鐵或短鐵,才考慮直攻果嶺。

也就是說,攻果嶺不只是考慮距離就好,更重要的是善用自己比較能控制的球桿。

5鐵以上的長桿,基本上能把球送到果嶺附近的安全地帶就可以了。

不經評估就用長桿直攻果嶺,很有可能是爆桿的第一步。

要怎麼判斷該攻果嶺還是攻旗桿呢?

攻果嶺跟攻旗杆的目標範圍有很大的差別。

攻果嶺中間的話,目標區大約在直徑30~25碼左右的圓裡面。

攻旗桿的話,圓的直徑就縮小到2.5碼以內。

規則上球洞要距離EDGE 2.5碼以上,旗桿很接近EDGE時,直攻旗桿反而會增加風險。

攻果嶺的基本就是瞄中間

對著果嶺中央打最不容易MISS,也最有容錯空間。

而且也比較不會停在距離旗桿最遠的對角線上。

attack進攻果嶺
停球點在果嶺中央

上圖藍線是果嶺縱深兩端的連線,紅線是果嶺寬幅兩端的連線,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果嶺中央。

理想的停球位置是在黃色圓圈內;這個判斷方法幾乎適用於80%以上的果嶺。

對著旗桿打的必要條件

旗桿不一定會在果嶺中間,條件足夠的話,也能以旗桿為目標。

符合兩個要件的話,可以一試。

首先從擊球位置到旗桿間劃一條假想線,途中沒有沙坑等障礙物影響。

再來最好是在短桿的範圍,大約100碼以內,即使有點MISS,也不會差太多。

超過100碼可能就會用到中鐵,比起短切桿,中鐵在失誤的時候,誤差會來的更大。

因此即使中間沒有障礙物,超過100碼還是對準果嶺中間比較安全。

直攻旗桿需要設定假想停球點,,可放在果嶺相對寬廣的那塊區域。

這樣的話,才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

進攻果嶺2
旗桿近EDGE時的停球位置

像上圖旗桿接近EDGE的時候,將藍色圓圈設為停球點,會比以直攻旗桿來的安全。

整理結論

攻果嶺

  • 6鐵以下才對準果嶺進攻
  • 5鐵以上能安穩送到果嶺附近就好,不需要硬攻上果嶺。
  • 瞄準線對著果嶺中間,球落點距離至少要抓到超過EDGE。

攻旗桿

  • 擊球點到旗桿之間的路徑上必需沒有沙坑或水池等障礙物。
  • 只限於100碼以內,即使MISS也不會差太多。
  • 落球區域可選擇在果嶺相對寬廣的那塊腹地上,畫一個圓當目標。

是不是簡單易懂呢^^

然而每個球場球道的果嶺及周圍設計,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

即使每一次打同一個果嶺,進攻位置也不會重複。

可說臨場發揮想像力來進攻是必然的面臨的壓力,也是種樂趣。

對於自己揮桿基本功扎實程度的了解,有助於進攻時的選擇。

自己可能會有看不到的盲點,做出超出能力甚多的決定而不自知,導致爆桿。

多跟信任的教練討論是最合適的。

結語

小編一直在追蹤一位知名教練拍的系列教學影片,內容做的很棒,受其啟發甚多,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

教練曾精心製作一則提到攻擊果嶺精準度的短片,特別將LPGA高手的鐵桿動作集錄下來,

再加上字幕說明。

他建議學員:「進攻果嶺的中短鐵,要在可控狀態;意即桿面、路徑、力量、平衡都必須在掌控之中。」

他說:「這便是所謂控制型的揮桿,其相較全揮桿用到比較少的手腕甩動;而三角跟核心連結更強。

因為連結強,上下桿幅度不會太大,收桿較低平,這樣一來桿面及揮桿平面相對容易掌控。」

非常感謝這位教練無私地把這麼棒的技術觀念分享給大家,看過教練製作的系列影片,

就更能領略教練所敘述的意涵,相信會對於降低桿數有幫助。

各位球友下場時可以試試看喔。

祝大家打球愉快!!!

這篇文章或許會再次觀看,先加入書籤✰收藏網頁~

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吧!!!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